我国服装产业从批发、零售为主,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,市场需求促生了自主品牌的迅速发展。然而,在消费者需求多样化、多变的情况下,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,品牌如何长远发展?服装纺织企业如何跨步向前?
关键在于服装供应链的整合管理
一、服装供应链
服装供应链,即将面辅料供应商,服装生产商,服装零售商以及最后的顾客连成一个链状网络结构。是通过对信息流、物流、资金流的控制,从面辅料的采购开始,经过设计、加工制成成衣,最后由销售网络送到消费者手中。
二、痛点:高库存问题
高库存,可以说是服装纺织企业最大的经营风险。传统的服装供应链需要提前3-6个月下单,打板、调试、再生产,而且下单起订量巨大,这样的模式导致服装零售批发商大量积压库存,资金流周转困难的情况。
高库存的问题,直指供应链的运作不畅。在市场不确定性的情况下,仍传统地独自进行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已经很难迅速做出反应;若把主要精力放在主要的业务上,其他转交其他优质企业“外包”完成,这样既提高了产品整体的竞争优势,也达到双赢效果。可以说,优质的供应商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,是轻资产运作关键。
这种以品牌商为核心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,需要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始终围绕消费者,通过顺畅的信息反馈机制,用供应链管理技术手段,努力开发、探索适应服装市场多品类、小批量、短交期要求的新型业态。
案例分析
首创“快时尚”概念的ZARA每年计划推12000个款式,保持一周两次上新频率;产品从设计到上架的时间不超过3周,以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。它是怎么做到的?
——做流行趋势监测,“吸取”设计并删去繁复工艺要求,不用昂贵面料控制了设计与原料成本;把采购预测着重在面料采购的种类和数量上;另主要购买原坯布或标准化的半成品,根据需要进行染色后再生产,迅速应对花色变换的潮流趋势。因为面料的流行周期要比设计长,如此不仅可以快速响应生产需求,同时通过原料的预测预防成品失败带来的风险。
ZARA的成功得益于它快速、高效的全程供应链体系,即包含了产品组织与设计、采购与生产、产品配送(全球库存与物流系统)、销售和反馈(大数据信息系统); 供应链管理最终目的应该是向协同和资源的整合发展,所以服装品牌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服务和赋能上——像ZARA会提供强大的素材给供应商实现产品的开发,而优衣库有很多老工匠会亲自传教供应商操作,帮供应商去调试染色配方和缝制工艺;在去年,优衣库甚至公布了在中国的88家合作供应商名单:
注:冒着“重要资产投资”曝光的风险,优衣库响应“道德消费”的号召,公布供应商名单, 第三方机构便能监测工厂环境,为工人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。
品牌对供应链的服务和赋能,当然供应商也回报品牌长远发展所需。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,正是品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。
而FASHION SOURCE深圳国际服装供应链博览会正是云集一线优质供应商的平台,提供丰富的供应链资源,具有19年的专业行业经验,是中国首要服装供应链博览会。